2025年1月6日 星期一

《好書推薦 傻瓜與超人》

0 comments


30個努力的生命故事串起一生需要的智慧,透過看見每個生命艱難的歴程讓幸福的我們更沒有理由絕望。如同書中台灣超人之一端育說的:『因為生這個病,被迫放棄的事情已經太多了』。我聽到這句突然感覺心頭一緊(預告片裡有)。

這篇推薦文很難寫因為每個故事都可以寫成一本書,想要面面俱到反而模糊失焦。集中寫某些故事好像又與我想分享的心彼此衝突。如果大家看了我的推薦文後覺得這本書還好,我可以跟大家保證一定是我寫得不好,跟書一點都沒關係。

透過這三十個生命故事讓我們看到生活在這塊土地的人們如何在對於孩子的付出、個人逆境的突破以及對社會的責任感上不斷的付出和貢獻。

【用生命影響生命】
脊椎側彎的孫翊倫小朋友,想見上身障發明大王劉大潭先生,腦性痲痺的姚宥米想見到少了一隻手的王蜀蕎老師。在這些孩子的眼中,這些大人不但代表勇氣也是生命中另一個希望,他們想知道大人是如何穿越這些困難。

如同書藝家 王志揚所說的所謂教育就是單純地『被看見』,所以林啟通先生帶領唐寶寶組成吹陶笛的大器樂團,來自義大利的秘克琳神父帶著蘭陽舞蹈團出國表演,他們不只讓孩子看到大人認真的態度,也期待孩子的努力被別人被世界看見。

【你的孩子、我的孩子,都是台灣的孩子】
台灣的幸福不只是源於人民的努力而是這裡的人民選擇相信,台東『孩子的書屋』陳彥翰繼承著父親的理念繼續照顧台東的孩子。來自法國的劉一峰神父投入花蓮玉里智能不足的孩子的照料、空手道教練黃泰吉教災區的孩子練空手道、杜英吉醫師在屏東照顧老憨兒,每個人不但照顧自己的孩子也照顧台灣的孩子。

【我用自己的方式決定自己的人生】
在拾荒英雄 趙文正的故事裡我第一次看到,有人即使用拾荒的方式也要將每一塊錢捐給這個社會。有人遭受兩萬五千伏特的高壓電電擊幸運生還後,開始為森林發聲。有牙醫生自己就是行動不便的小兒麻痺患者卻帶著三十公斤重的設備到偏鄉到府為病人看診。

最後依舊附上在這本書中我最喜歡的一些句子
1. 花若盛開蝴蝶自來,你若精彩天自安排。
2. 要能好好活著,沒有比微笑更好的方法
3. 教育的意義就是一起成長
4. 父母必須走得出來,才能帶著孩子繼續前進
5. 教育就是單純地被看見
6. 孩子是父母最大的投資,無論做甚麼事,都不及啟發一個孩子的心靈更有價值
7. 時間是沒辦法儲存的,所以我們只能管理自己的行為,沒有辦法管理時間本身

#我無法想像有人會失去眼皮二十四小時眼睛都是睜開的

最後感想:每個人生故事都令人動容想更深入去了解,可惜礙於書本篇幅有限無法碰觸更感動的細節,建議大家直接觀賞電影並捐助代用票給偏鄉的孩子讓他們也能體會生命的力量。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