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第一次知道泰緬邊境的金三角是透過『異域』這本書,當時的作者是鄧克保而我剛剛google了一下才知道是柏楊的筆名。也就是讀過那本書後我才知道國民黨退到台灣時有另一支部隊是從雲南退出並期望從那邊反攻大陸。電影中的『異域』礙於尺度娛樂效果增加不少有點可惜,如果想更貼切建議還是看書。
但今天我想推薦的是『我的鴉片戰爭 金三角禁毒之路』,首先大家可以發現我平時會在書上貼滿的標籤在這本書完全沒看到主要是因為這是描述鍾儱徽先生描寫他如何進到金三角並且與該地區領導人外界認為的大毒梟: 鮑有祥司令及彭家聲將軍一起推動禁毒活動的過程,由於是真人真事過程很難想像以至於我一個晚上就看完根本來不及做筆記。
鍾儱徽先生賣掉自己在台灣的三間房子就是為了在一個以生產罌粟花的環境裡推行禁毒,要知道那可是一個以毒養軍、視人命為草菅的三不管地帶。套一句裡面毒梟說的一段話:『我活了這一輩子,原本以為自己夠瘋了,沒想到一生中碰到最大的瘋子,不是我,而是你啊!』。為此他與妻子離婚,妻子帶著兒子遠走美國直到兒子讀完大學成為一名牙醫偶然機會才跟鍾儱徽先生連繫上。
就在鍾儱徽先生帶著兒子去往那個地區義診後,原本長達二十幾年不諒解父親的兒子才終於跪在地上叫他一聲爸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