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奧修禪卡裡有一張名叫延緩的牌,在開頭的解釋是這樣寫的:延緩簡直是愚蠢。明天你還是必須做出決定,所以為什麼不今天就決定?你認為明天你將會比今天更聰明嗎?你認為明天你將會比今天來得更活生生嗎?你認為明天你將會比今天更年輕、更新鮮嗎?
明天你將會變得更老,你的勇氣將會更少;明天你將會累積更多的經驗,你的狡猾將會更甚;明天死亡將會更接近,你將會開始動搖,你將會更害怕。永遠不要延緩到明天,誰知道?明天或許會來,也或許不會到來。如果你必須決定,那麼就是現在。
我自認為自己是個即知即行的人對於拖延這種事很不喜歡但也不代表不會發生在自己身上,以前我們都會用負面的標籤來看待這樣的行為接著用批判的方式來面對並要求自己或對方要更有紀律、更有組織力,想用改變表面行為的方式來處理這樣的態度。但這本書選擇帶領讀者往內心的世界去探索我們選擇拖延的原因是甚麼,並給出如何改善的好方法。
拖延之所以會出現在我們的生命也是有原因的,因為有時拖延不但會出現獎勵甚至是一種解決問題的方式更有甚者會說自己是無為而治。在書中作者舉出下列幾個拖延的好處:
1. 一些被我們推遲的無聊工作偶爾會被其他人完成
2. 如果遲遲無法下決定買某件東西,只要拖得夠久,有時還會打折
3. 拖延行為造成奇蹟的發生例如沒有準備考試但遇到颱風學校放假的幸運
4. 面臨困難的決定時拖延可以得到更多資訊或讓選擇選項因為時間流失而減少,變成只能做出某些決定
從很表面的行為來研究,我們會以為觸發拖延行為的關鍵是因為過度追求完美、要求太高、認為一點點小錯就會造成大災難或引來嚴重批評。如果看得更深一點其實拖延的三種主要原因是:
1. 藉由拖延來表達憤恨(抗拒來自權威的壓力其實也是對權威的恐懼)
2. 藉由拖延來抵抗對失敗的恐懼
3. 藉由拖延來抵抗對對成功的恐懼
如果從這三個原因再往下挖掘就會發現原來一切來自於內心的恐懼。
在書中作者提供了以下十個技巧幫助讀者慢慢去面對問題改變自己:
1. 創造安全感
2. 經由正向的自我對話,消除負面態度
3. 用拖延徵兆觸發新習慣
4. 創造不受罪惡感干擾的休閒時間
5. 3D思考與反向行事曆
6. 善加運用擔憂
7. 留白時間表
8. 設定務實的目標
9. 進入心流的狀態來工作
10. 計畫好反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