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先佩服三位作者的勇氣能在人生近40歲時選擇再度挑戰自己,畢竟這個選擇勢必會排擠到工作,家庭,父母。同時也很羡慕他們得到家人的認同和支援能完成這個課程,這份成功不但成就自己也屬於全家人。
密涅瓦的課程是整整幾年的訓練想要透過一本書了解全貌當然是不可能,不過透過三位作者在書中對於許多實際案例上的剖析和應用已經提供給我們許多不同的觀點,而這也正是密涅瓦的精神在實際的生活中不斷應用,它可不只是書本上的理論。
這本書可以讓你啃著好幾天,甚至頭腦不清楚時有時還意會不到,以下我列出3個我最喜歡的部份、1個超喜歡的概念同時還有我看不懂的部份跟大家分享:
1.分清障礙或限制,你才能找對問題(李佳達部分)
我們因爲受限於過去的經驗導致一直用舊方法去解決新問題,不但害怕從新視角來觀察問題,同時也害怕或不願學習新技能或投入新資源來解決,因爲某部份來說是否定了過去的經驗和成就。
例子的應用:醫院中VIP病人的認知偏誤以及網民對金曲獎得主的批評,用密涅瓦的思考架構重新檢視問題並尋找到問題的核心。
Daniel觀點: 你知道人們寧願選擇熟悉的痛苦也不敢選未知的未來,(包含我自己)
2.一切都是因(黃禮宏部分)
沒有任何一個行為或決策本身能代表最終結果,對這個世界而言,我們每個舉動都是在種下大大小小的因,我們在做決定時不只是要看當下產生的效果,更要把這個決策及效果視作影響未來的因。
Daniel觀點:
我們以為現在的成果是來自過去的決策但沒想到這個決策也成為未來的因。我就親身經歷過一個例子。某次我幫朋友去問社群內演奏會的門票,主辦方答說已經全部售完,後來我跟主辦方說是幫某位朋友問的。主辦方想了一下說如果是他們家這次就會特別為他們通融安排因為平時他們家就為社群付出許多。善因引發善因。
3.捷思法(劉劭穎部分)
將合理的想法推向不合理的極限、想像將某個變量減少為零的結果等,作者以減少玩遊戲練功花時間為例舉出一個超有創意的方法這完全超乎我的想像範圍,雖然不合理但卻完全突破我的思考範圍。
4.超喜歡的觀念:『臨界點』
我第一次看到有人可以這麼清楚的表達這個觀念:當干擾能力大於系統內部的維持能力,稱為臨界點,而臨界點居然還是隨時在改變的,哇...。作者用來解釋為什麼森林大火會發生正是因為整個森林系統已經到達臨界點所以一點點小原因就開始引爆整個事件。我一直以為要找出所有的因子來阻止沒想到完全不是這樣。
5.『相空間』:我看不懂的地方
唉.....我頭腦塞住了,看這個章節就跟看量子力學一樣。中文字都看得懂連在一起就GG了,這部份就留給大家。
後記------------------------------
我跟作者之一的禮宏在一場演講中遇見,那場演講我分享了成功之後人生長什麼模樣同時也帶他進入精釀啤酒的世界(看來是交到了壞朋友),演講後互加FB才發現我們有共同的好朋友,只能說能跟同頻率的朋友交流是件很美好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