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知道已經多久沒閱讀過有關青少年案件的書,要不是作者蔡榭妮(Sydnei)剛好是我盲人環台活動的夥伴,這類議題的書通常不是我閱讀的範圍。或許是命運的安排,孩子們已經邁入青春期,這也引發我的好奇心想知道現在的孩子與我的那個年代是否有著不同的犯錯行為。
榭妮擔任少年觀護所志工已經有9年 ,她總是從聆聽出發,適時找到和孩子們遭遇或困擾的連接,給予兩個不同選擇並分析可能不同的結果
。對榭妮來說不論孩子回饋內容為何, 只要願意『說』,我就有機會引導、有機會提醒,甚至有機會協助『重新拿回人生的發球權』。
這本書設定的閱讀者是青少年,所以使用的文字與描述相對簡單。用了25個故事作為例子來提醒青少年,少女們原本以為只是些無所謂的小錯,在法律的面前其實相當嚴重。另外一些常會被壞人拿來蠱惑或誤導似是而非的道裡,也透過每篇故事後的法律常識讓我們更能加了解。例如在第四個故事中少年因為聽信大哥說:『以後不會有前科』因此鋌而走險當了車手。
我自己也從書中學到了許多法律知識,以圍毆事件為例:即使只是站在旁邊踩了一腳仍就會被視為犯罪行為的一部分。當這本書到我們家時其實第一位閱讀的是我就讀國二的兒子,可見封面真的是青少年們的菜。
這本書推薦給家中有青少年、少年的家庭,書中許多案例十分實用,如果有類似狀況出現,也可以像字典一樣查閱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