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習慣以應用科學為主的華人社會中,我們經常在科技的領域都是以改善製程或cost down的角度出發。也因此當遇到以基礎科學為基底的西方企業,在專利上所設下的障礙通常很難突破。
想成為有錢人的作法也有同樣的問題,我們往往只關注『有錢人賺錢的方法而非有錢人在想甚麼』。有錢人很清楚,財富的來源在於人類的想法,而人文學這門研究人類想法的學問才是真正的財富泉源。
這本書一共分成四個部份,第一部份是講述有錢人對甚麼感興趣,從哪裡尋找財富機會,並說明背後的人文思想。
其中有韓國巴菲特的朴炫柱會長發現有錢人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有卓越的閱讀理解能力,其培養的方式歸納為以下幾種:
1.優質的閱讀習慣 :鼓勵孩子們閱讀,即使在短影音氾濫的時代依然延續這個習慣。
2.語言刺激:透過旅行,外語學習,文化活動等刺激幫助孩子發展語言能力。
3.溝通能力:培養明確,有邏輯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4.社會網路:自然而然地提供與高教育的成功人士交流的機會。
另外三個部分分別依照哲學,歷史,文學等三大領域來介紹有錢人主要閱讀和感興趣的書籍。
哲學的部份:說真的對於東方哲學家例如孔子,孟子,老子,我都還有聽過但叔本華,尼采,康德之類,我根本分不清他們誰是誰。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則是在心理學看過他們的名字。
歷史的部份:作者從歷史中的戰爭出發介紹許多有錢人是閱讀哪些書籍來了解那些地區的戰爭歷史以及地緣政治的發展。例如:《耶路撒冷的狂熱》了解中東地區戰爭與衝突的根源,《心臟地帶》俄羅斯/烏克蘭戰爭百年前預告,《米與鹽的年代》想像一個沒有歐洲的世界,《希臘羅馬神話》科學和經濟的鼻祖,《文明世界的戰爭》新市場與投資的機會和戰爭。
文學部份:聚焦在有錢人的商業創意和成功基礎,其中還介紹到原來貝斯的最小化後悔法則來自於《長日將盡》,馬可祖克柏喜歡《銀河便車指南》。
對於一位理工男來說可以說是異世界的打開,我自己閱讀這本書最大的收獲則有下面幾點:
1.自己閱讀的領域太局限,應該破框開始涉略其他沒接觸過的領域。
2.過去國高中喜歡的科幻領域都荒廢了,應該重新找自己有興趣的書重新閱讀。
3.除了作者提到的幾個領域外我想推薦的是靈性領域,我深信唯有醒覺看回自己,外在的世界才會改變。自己想推薦的書是『開悟不是你想的那樣』以及『臣服實驗』。